铁马爱心团队交流QQ群:34263649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专题新闻 >>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>> 内容

遂宁红十会 抗战期贫困百姓看病不要钱

时间:2015/8/31 14:03:24 点击:

遂宁红十会 抗战期贫困百姓看病不要钱

  遂宁红十字会

  抗战期间 救死扶伤发放救济米

  据档案馆史料记载,成立初期的遂宁红十字会还不叫这个名字,原名叫中国红十字会遂宁分会。不过,在解放前中国红十字会在四川设立的分会只有成都、重庆、遂宁、内江。所以,原遂宁红十字会创办较早,办得也较好,这在当时全川范围内都被广为称道

  遂宁红十字会成立于1926年,在抗日战争那些苦难的岁月里,它是遂宁乃至周边很多地区贫苦老百姓绝望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希望,红十字会的人救死扶伤、慈善救助,帮助了许许多多迫切需要帮助的人

  贫苦百姓看病不要钱 保护药品用沙埋

  据记载,成立初期的遂宁红十字会会址选择在遂宁顺南街关帝庙内。1938年,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,为便于救护敌机轰炸我后方城市的伤员,遂宁红十字会举办了战时救护训练班。训练班结束后,留下张国祥等医生参加西医诊疗工作,其余分赴各地。当时遇到日军空袭时,留在红十字会的医护人员都立即背着急救箱、温水瓶,急救临时因病或轰炸后受伤的同胞。

  据了解,由于战争期间受伤人员非常多,红十字会便在当时的诊所里设置了中医、西医等科室。当时的中医有唐成德、谭种玉两位本地名医,凡贫苦人看病,没钱不要钱,吃中药没钱的在问心堂取药,称为“施药”。同时,在铁货街也设有中医诊疗所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遂宁红十字会的西医由博济医院医师赖文辉主持,分内外科、妇产科。主要对外医治生伤、疮毒、抢救贫民病员和帮助本地贫苦妇女接生。

  战争期间,为了保护稀有的药品不受敌机轰炸,遂宁红十字会把药品、药械都疏散到遂宁南强乡景家沟李季直家,有几玻璃柜药械和几立柜药品,一些易燃麻醉药物用沙埋,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派专人去查看和清理这些药品,看是否遭到损坏等。

  战争期间缺衣少食 发动富商救济百姓

  记者查阅史料得知,当时,在战争期间,不少人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。遂宁红十字会便出面发动有钱富商、开明人士购买米票,然后再散发给贫苦大众。这一救济活动,每次都要深入贫民窟、东南角车站后的乞丐收容所以及贫苦群众落脚的地方。如杨泗庙、下码头、米市街、禹王宫附近的粮厅子等这些能避风雨的地方,都有本地和外地的贫苦群众。

  据记载,红十字会的人首先会在三更半夜去乞丐收容所。这时乞丐均已睡熟,叫开大门,不时听到的是咳嗽声、鼻息声、小儿哭声。收容所管理人叫醒睡梦中的乞丐对其说:“红十字会给大家发放米票来了,不要乱动。”当时没电照明,工作人员提着爬壁灯、马灯,打着电筒,照着睡眼朦胧、一排排睡着、坐着衣衫破烂瞎眼、跛脚的乞丐,叫他们不要乱动,然后不管男、女、老、少,每人给1张可领到1升米的米票。给了米票就用蓝笔打一点蓝色染料在手背上做记号,以免要二次。发放完毕,告知他们一二天内去顺南街关帝庙红十字会领取救济米。

  接着就又去其他地方,找寻无家可归的贫苦人,见人就给一张米票。那时在城郊、城墙边的贫苦居民、成队站在草房边,伸手要米票的都能够得到一张,一家人口多的就能多得。

  发放救济米的现场,在现顺南街小学的顺南街关帝庙原遂宁县红十字会大门内,用围席圈围白米两大堆,室内分两处堆放。大门分两大窗口,窗前用抬扛挡着。发放时来自全县各区乡的贫苦群众,人头攒动,络绎不绝,争相领米。有老有少,有孩童牵着瞎眼的白头老翁老妇,这里可说是旧社会一片赤贫的缩影。




(铁马爱心行动网温馨提示:本文如有侵权,请及时通知网站管理员,给你带来不便敬请谅解。)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  • 射洪之窗网 铁马团队旗下新闻网(sh169.cn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建议使用IE10.0及以上浏览器,1024*768以上分辨率 客户服务邮箱:mouse_fu@msn.com
    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省今辰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卫东
    蜀ICP备09014603号